 
            全院研究生:
2019年4月25日至5月30日,由研究生院主办、交通学院研究生会承办的开云kaiyun体育“第十四届研究生文化艺术节暨第五届交通学院论文评述沙龙”活动共收到投稿论文46篇,涉及道铁、物流、测绘、管科、交规等相关专业。
经过学院专家评审,共有21篇学术论文获奖,其中李顺俊等四人获得一等奖,裴甘鹏等七人获得二等奖,黄威麟等十人获得三等奖,具体获奖名单详见下表:
| 序号 | 姓名 | 专 业 | 论 文 名 称 | 奖 项 | 
| 1 | 李顺俊 | 道路与铁道工程 | Interlaminar Bonding Properties on Cement Concrete Deck and Phosphorous Slag Asphalt Pavement | 一等奖 | 
| 2 | 夏诚东 | 道路与铁道工程(博士) | Characteristics of Strength and Fatigue for Cement-Treated Aggregate Base Materials at Different Curing Periods | 一等奖 | 
| 3 | 刘 洋 |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| An integratedapproach for optimizing left-turn forbiddance decisions along urbanarterial road | 一等奖 | 
| 4 | 朱 玄 | 道路与铁道工程 | 基于不同搅拌方式下水泥稳定碎石的力学性能研究 | 一等奖 | 
| 5 | 裴甘鹏 | 道路与铁道工程 | 不同因素对水泥稳定碎石自愈性能的影响 | 二等奖 | 
| 6 | 段开瑞 | 道路与铁道工程 | 动静态成型条件下预裂水稳碎石的力学特性 | 二等奖 | 
| 7 | 郭燕鹏 | 道路与铁道工程 | Unified Strength Model of Asphalt Mixture under Various | 二等奖 | 
| 8 | 刘雪梅 |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| Cognitive bias analysis of observation ability of novice drivers based on questionnaire data | 二等奖 | 
| 9 | 陈新亮 | 管理科学与工程 | 基于拉夫堡ConAC模型的建筑业起重机械事故致因分析 | 二等奖 | 
| 10 | 胡 隆 | 道路与铁道工程 | Laboratory Evaluation on Performance of Compound-Modified Asphalt for Rock Asphalt/Styrene–Butadiene Rubber (SBR) and Rock Asphalt/Nano-CaCO3 | 二等奖 | 
| 11 | 陈亮胜 | 道路与铁道工程 | 公路膨胀土路基膨胀变形预测方法1 | 二等奖 | 
| 12 | 黄威麟 | 道路与铁道工程 | 沥青混合料二维离散元虚拟动态蠕变试验方法 | 三等奖 | 
| 13 | 彭林峰 | 道路与铁道工程 | Treatment effects of vermiculite with gravel system on road runoff | 三等奖 | 
| 14 | 陈亮胜 | 道路与铁道工程 | 考虑软化和损伤效应的软岩堑坡流固耦合稳定性分析 | 三等奖 | 
| 15 | 肖 约 | 道路与铁道工程 | 沥青混合料抗压回弹模量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| 三等奖 | 
| 16 | 刘 洋 |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| 自动驾驶环境下面向交叉口自由转向车道的交通控制模型 | 三等奖 | 
| 17 | 樊现鹏 | 道路与铁道工程 | 硅烷偶联剂对改善酸性集料和沥青粘附性能的影响 | 三等奖 | 
| 18 | 张 超 | 道路与铁道工程 | 水泥替代矿粉对橡胶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研究5.10 | 三等奖 | 
| 19 | 刘 洋 |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| 自动驾驶环境下交叉口车辆路径规划与最优控制模型 | 三等奖 | 
| 20 | 陈新亮 | 管理科学与工程 | 基于关联规则挖掘技术的建筑坍塌事故人因分析 | 三等奖 | 
| 21 | 刘佳斌 | 测绘科学与管理 | 基于PSInSAR的水溶开采矿区沉降预测研究 | 三等奖 | 
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
2019年6月5日
全院研究生:
2019年4月25日至5月30日,由研究生院主办、交通学院研究生会承办的开云kaiyun体育“第十四届研究生文化艺术节暨第五届交通学院论文评述沙龙”活动共收到投稿论文46篇,涉及道铁、物流、测绘、管科、交规等相关专业。
经过学院专家评审,共有21篇学术论文获奖,其中李顺俊等四人获得一等奖,裴甘鹏等七人获得二等奖,黄威麟等十人获得三等奖,具体获奖名单详见下表:
| 序号 | 姓名 | 专 业 | 论 文 名 称 | 奖 项 | 
| 1 | 李顺俊 | 道路与铁道工程 | Interlaminar Bonding Properties on Cement Concrete Deck and Phosphorous Slag Asphalt Pavement | 一等奖 | 
| 2 | 夏诚东 | 道路与铁道工程(博士) | Characteristics of Strength and Fatigue for Cement-Treated Aggregate Base Materials at Different Curing Periods | 一等奖 | 
| 3 | 刘 洋 |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| An integratedapproach for optimizing left-turn forbiddance decisions along urbanarterial road | 一等奖 | 
| 4 | 朱 玄 | 道路与铁道工程 | 基于不同搅拌方式下水泥稳定碎石的力学性能研究 | 一等奖 | 
| 5 | 裴甘鹏 | 道路与铁道工程 | 不同因素对水泥稳定碎石自愈性能的影响 | 二等奖 | 
| 6 | 段开瑞 | 道路与铁道工程 | 动静态成型条件下预裂水稳碎石的力学特性 | 二等奖 | 
| 7 | 郭燕鹏 | 道路与铁道工程 | Unified Strength Model of Asphalt Mixture under Various | 二等奖 | 
| 8 | 刘雪梅 |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| Cognitive bias analysis of observation ability of novice drivers based on questionnaire data | 二等奖 | 
| 9 | 陈新亮 | 管理科学与工程 | 基于拉夫堡ConAC模型的建筑业起重机械事故致因分析 | 二等奖 | 
| 10 | 胡 隆 | 道路与铁道工程 | Laboratory Evaluation on Performance of Compound-Modified Asphalt for Rock Asphalt/Styrene–Butadiene Rubber (SBR) and Rock Asphalt/Nano-CaCO3 | 二等奖 | 
| 11 | 陈亮胜 | 道路与铁道工程 | 公路膨胀土路基膨胀变形预测方法1 | 二等奖 | 
| 12 | 黄威麟 | 道路与铁道工程 | 沥青混合料二维离散元虚拟动态蠕变试验方法 | 三等奖 | 
| 13 | 彭林峰 | 道路与铁道工程 | Treatment effects of vermiculite with gravel system on road runoff | 三等奖 | 
| 14 | 陈亮胜 | 道路与铁道工程 | 考虑软化和损伤效应的软岩堑坡流固耦合稳定性分析 | 三等奖 | 
| 15 | 肖 约 | 道路与铁道工程 | 沥青混合料抗压回弹模量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| 三等奖 | 
| 16 | 刘 洋 |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| 自动驾驶环境下面向交叉口自由转向车道的交通控制模型 | 三等奖 | 
| 17 | 樊现鹏 | 道路与铁道工程 | 硅烷偶联剂对改善酸性集料和沥青粘附性能的影响 | 三等奖 | 
| 18 | 张 超 | 道路与铁道工程 | 水泥替代矿粉对橡胶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研究5.10 | 三等奖 | 
| 19 | 刘 洋 |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| 自动驾驶环境下交叉口车辆路径规划与最优控制模型 | 三等奖 | 
| 20 | 陈新亮 | 管理科学与工程 | 基于关联规则挖掘技术的建筑坍塌事故人因分析 | 三等奖 | 
| 21 | 刘佳斌 | 测绘科学与管理 | 基于PSInSAR的水溶开采矿区沉降预测研究 | 三等奖 | 
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
2019年6月5日